来源:开云app网页入口 发布时间:2024-12-12 05:08:14
汽车评价:水木清华,钟灵毓秀。100多年来,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为我国培养出一代一代的杰出人才。1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张宁上台发言的时候,都为自己清华校友的身份感到骄傲,再次回到清华校园也是亲切感十足。台下就坐的还包括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以及清华大学的老师同学们,今天他们受到汽车评价研究院的邀请,参加国际变速器技术创新论坛暨“龙蟠杯”第二届世界十佳变速器评选颁奖典礼,目的是推动这项关键技术的健康发展。
这是一场变速器技术的饕餮盛宴,盛宴中的“硬菜”包括:解读变速器行业发展现状,展望变速器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主流企业相关负责人,与行业技术专家一同解析变速器技术关键点与未来走向;展示优秀变速器产品性能,表彰第二届世界十佳变速器的获奖企业;甚至还包括预判2019年汽车行业十大发展趋势。
“十佳变速器评选”活动于2016年启动,三年的时间里,我国变速器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国际变速器的领军人物纷纷参与活动,以科学的评测标准,配合整车驾驶感受,选出了最具领先性和价值感的变速器产品,为世界变速器的技术路线和产业走向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我国自主变速器的由弱到强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表示,我国汽车产业是世界汽车产业中最活跃的区域,目前已经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相对来说,变速器是我国汽车产业中的一个“软肋”,大而不强,处处受限于人。但我们注意到,近几年来有一批变速器企业的创新热情高涨,付出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这样的形势下,“世界十佳变速器评选”应运而生并持续发挥价值,适应了我国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适应中国汽车创新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我国汽车由大变强的需要。同时,我们站在全球的视野来看问题,对世界汽车的转型以及变速器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年前,一篇“不能回避的产业痛点——国内自主自动变速器发展现状调查”的文章在某行业媒体发表,文章指出了我国变速器行业,尤其是自动变速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痛点和一些和共性问题,在变速器领域甚至是全行业引发关注。
3年后,我国变速器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安庆衡表示,2016年,乘用车自主自动变速器占比仅有7%,而到了2018年,这一比例上涨到20%。近两年,在自动变速器领域,多家自主车企大力投入,整体形势趋好。目前,盛瑞传动已经建成30万台自动变速器的智能生产线AT、混动变速器均已研发成功。长城汽车7DCT已形成百万台产能,并明确说要对全行业开放。吉利汽车7DCT已经实现量产,现规划产能达到120万台。哈尔滨东安汽发6AT现有产能已达到15万台,市场表现优秀。万里扬2017年实现70万台销售,并制定了2021年200万台的目标。南京邦奇与自主整车企业的配套份额持续扩大。江淮汽车6DCT累计量产8万台,并实现向伊朗等海外国家出口。双林DSI累计产量突破10万台,6AT市场反响良好。随着一批自主变速器骨干企业的崛起,行业整体技术创新与研发水平大幅度的提高,自主自动变速器的占比也不断攀升。
安庆衡表示,自主变速器的近两年来的发展让人十分欣喜,盛瑞传动的“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说明国家看到了这一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并鼓励其发展。而这两年, “十佳变速器评选”从中国走向世界,始终关注变速器领域的种种变化,为国内企业鼓劲加油,有效推动了自主变速器产业的发展。
对于自主变速器的成长,张宁深有感触,她表示:从2015年开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结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编制,结合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八个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我们围绕关键零部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关于自动变速箱我们作出了结论是,中国的整车企业在成长,中国的变速箱产业也在成长,自主品牌的自动变速器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打破自动变速器核心技术封锁,形成电气化准备方案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自主变速器的产品性能、可靠性、节约能源的效果和成本控制有了很大的提升,开发的产品的体系也不断完善。
三年来的发展成果值得肯定,但参与国际变速器技术创新论坛的行业大咖也都清楚,我国自主变速器的发展依然有些问题不能回避。安庆衡表示,我们要认清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中国自动变速箱产业已经走完了从产品设计研发到批量化生产的阶段,现处于产业化的关键上升期。我们注意到,自主变速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换档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上,存在这些技术差距是因为自主产品在市场上历练少、匹配标定经验积累不够,数据库不丰富所造成,需要一段时间淬炼。此外,自动变速器发展的另一痛点是产业链协同的问题,车企业要牵头,大家要抱团取暖,加强行业间的整零合作,零零另作,建立自主变速器产业联盟。
活动现场,深度观察汽车行业30多年的李庆文院长,对2019年中国汽车的发展形势做出了判断。他认为,2019年是中国汽车数量“扩张”的终结年;是中国汽车品牌急遽分化之年;是中国汽车企业研发投资考验年;是跨国公司重塑中国战略年;是汽车企业重组合作深化年;是混合所有制加速推进年;是民营汽车企业未来的发展恢复年;是汽车流通领域矛盾多发年;是造车新势力成长淘汰年;也是汽车有关政策密集出台年。
李庆文院长的“十大论断”发人深思,这些论断虽然不直接针对变速器领域,却清晰地描绘出变速器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时代在变,作为汽车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变速器行业也必须要变,要顺应大势,实现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转型。
世界十佳变速器评委会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解读了当前变速器产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他表示:目前市场上主要是两类产品,混动和传统的自动变速器。
传统的自动变速器在快速升级,更高挡位,更宽速比、更高效率,8-10AT、7DCT、宽速比CVT成为主流。此外,传统自动变速器的电动化趋势很明显,比如说采用电子油泵、电动执行机构等等,这是电动化很重要的表现。从技术路线上看,目前多种形式的变速器并存,CVT和DCT增速高于AT,在中国市场AT、CVT、DCT已经是三分天下的局面,但是全球范围内AT是主流。
混合动力变速器方面,目前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各样的技术路线大家都在处于探索当中。德国有基于7AT、8AT、9AT的P2混动,日本有i-MMD、THS,美国有Voltec,中国有基于AT、DCT、CVT的P2/P3/P2.5等混动,也有EDU、CHS和G-MC的DHT专用混动系统。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整个混动变速器是一个技术路线多样化、且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状态。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变速器还是别的核心零部件,都需要调整技术路线,适应新能源车型的需要。下午的国际变速器技术创新论坛,这也成为了企业代表讨论的焦点议题。
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40,这场关于变速器技术及发展的新趋势的研讨在清华大学浓浓的学术氛围中持续了一整天。
徐向阳表示,我们对“世界十佳变速器评选”的价值充满信心,因为评委会注意到,每届评选的共性问题在下届评选活动中基本上会完全解决,比如第一届我们得知一些产品在静态换挡时品质不好,第二届就有明显改善;第二届发现很多车型在低速的时候会出现共振共鸣现象,到第三届基本上该现象全部消失。这充分看出企业对“世界十佳变速器评选”很看重,当然评选对变速器产品技术升级和性能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后的评选中,我们将坚守重要性、领先性和价值性三大原则,助力变速器行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东安汽发、广汽新能源、吉利动力总成研究院、加特可各捐赠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获奖变速器一台
世界十佳变速器评选活动不仅搭建起了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产品性能提升,还捐赠高校获奖十佳变速器作为教学用具。本次大会上,东安汽发、加特可、广汽新能源、吉利动力总成研究院各捐赠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获奖变速器一台,支持学校专业变速器人才的培养,在为变速器行业贡献了绵薄之力的同时,也承担起了推动行业发展的一份责任。在圆桌讨论的环节,各变速器企业高层分享了企业应对电动化的最新举措;针对目前各汽车院校反应学生对基础汽车技术不感兴趣的现象,企业高层提出了非常好的就业建议,现场互动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坐在台下的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俊峰支持“十佳变速器评选”活动已有三届,看到这项活动的价值不断攀升,行业影响力与日俱增,他心情自然大好。石俊峰表示,龙蟠的血液里流淌着挑战不可能的精神,挑战面前我们要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创新,也希望可以与变速器行业携手共进,为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型尽一份力。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左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世界十佳变速器评选委员会主席徐向阳(右一)向蜂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格哈德·亨宁(右二)、长城汽车专项副总裁、WEY品牌营销总经理柳燕(左二)颁发世界十佳变速器奖杯奖牌。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张宁(右一)、世界十佳变速器评委会主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院长管欣(左一)为大众变速器(天津)工厂DQDL变速箱开发主管Domont, Lionel(左二)、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公关总监董芳(右二)颁发世界十佳变速器奖杯奖牌。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朱明荣(左一)、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创新联盟秘书长、中欧协会齿轮传动产业分会秘书长李盛其(右一)向吉利动力总成研究院副院长林霄喆(右二)、吉利CEVT动力总成高级副总裁Albert Pettersson(右三)、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部高级经理马筱榕(左二)颁发世界十佳变速器奖杯奖牌。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世界十佳变速器评选总策划李庆文(右一)、河北工业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院长陈勇(左一)向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杨美虹(左二)颁发奖杯奖牌。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俊峰(右一)、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汽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章桐(左一)向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葆荣(左二)、君马汽车副总经理宫剑青(右二)颁发世界十佳变速器奖杯奖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世界十佳变速器评委会主席徐向阳(右一)、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武(左一)为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宁(左二)颁发世界十佳变速器奖牌。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院长、世界十佳变速器评委会主席管欣(右一)、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副教授、博士薛殿伦(左一)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驱动系统部变速箱总工程师汪新云(左二)、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销售大区经理李文涛(右二)颁发世界十佳变速器奖杯奖牌。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右一)、河北工业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院长陈勇(左一)为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志东(左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关总监贾永宁(右二)颁发世界十佳变速器奖杯奖牌。
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创新联盟秘书长、中欧协会齿轮传动产业分会秘书长李盛其(右一)、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汽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章桐(左一)为加特可(广州)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开发部长洪震(左二)、东风日产动力底盘开发部首席技术官李安全(右二)颁发世界十佳变速器奖杯奖牌。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城市品牌评价中心主任解树江(右一)、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武(左一)为广汽汽研院首席首席技术官祁宏钟(左二)、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黄河(右二)颁发世界十佳变速器奖杯奖牌。